2014年广州市生产领域食品质量监督抽查第一批公告(水果制品)
2014年广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对本市生产领域水果制品产品进行了本年度第1批日常抽样检验,共抽取51家企业生产的61批次产品,产品包括蜜饯、水果干制品和果酱。
本次抽查的依据为:NY/T 705-2003《无核葡萄干》、GB/T 22474-2008《果酱》、GB/T 19586-2008《地理标志产品吐鲁番葡萄干》、NY/T 786-2004《食用椰干》、GB 2760-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2-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T 5835-2009《干制红枣》、GB 7718-20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等标准及国家相关规定和要求。果酱产品的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单件负偏差)、可溶性固形物、安赛蜜、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山梨酸或山梨酸钾、糖精钠、甜蜜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脱氢乙酸、二氧化硫残留量、总砷、铅、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霉菌计数、食品标签。水果干制品的检验项目为:感官、净含量(单件负偏差)、水分或含水率、总酸、脂肪、铅、砷、铜、汞、镉、二氧化硫残留量、安赛蜜、苯甲酸或苯甲酸钠、山梨酸或山梨酸钾、糖精钠、甜蜜素、柠檬黄、苋菜红、胭脂红、日落黄、诱惑红、亮蓝、脱氢乙酸、酸价、过氧化值、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沙门氏菌、三唑酮、食品标签。
本次抽查61批次样品,经检验不合格9批次,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14.8%,剔除纯标签不合格,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4批次,实物质量不合格产品发现率为6.6%。不合格项目为苯甲酸或苯甲酸钠、脱氢乙酸、标签、净含量、水分。不合格产品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及不合格项目见下表:
序号
|
产品名称
|
商标
|
规格型号
|
生产日期
或批号
|
标称生产单位
|
标称生产单位地址
|
不合格项目
|
标准值
|
实测值
|
1
|
迷尔山楂
|
粤秀
|
160g/包
|
2014-01-08
|
广州市粤秀食品有限公司
|
广州市荔湾区龙溪凤西二路延长线龙溪南边村168号首层
|
苯甲酸或苯甲酸钠(以苯甲酸计)(g/kg)
|
≤0.5
|
0.78
|
2
|
凤梨果酱
|
----
|
2.8L/罐
|
2014-01-05
|
广州市白云区上椿食品加工厂
|
广州市白云区石井朝阳第五经济合作社工业区A5号
|
脱氢乙酸(g/kg)
|
不得检出
|
0.19
|
净含量(%)
|
≤1.5
|
5.5
|
3
|
甘草榄
|
嘉富
|
100克/包
|
2014-01-07
|
广州市冠雄食品有限公司
|
广州市荔湾区招村北外约22-2号十队厂房C座
|
水分(%)
|
≤35
|
41.1
|
4
|
山楂(迷你山楂片)
|
百果汇
|
110克/包
|
2013-12-24
|
广州市百仁食品有限公司
|
广州市荔湾区海龙街龙溪蟠龙村21号龙溪村仓储物流中心A区厂房A壹栋地下之二
|
净含量:单件负偏差(%)
|
≤4.5
|
15.1
|
5
|
葡萄干
|
嘉富
|
400克/包
|
2014-01-07
|
广州市冠雄食品有限公司
|
广州市荔湾区招村北外约22-2号十队厂房C座
|
标签
|
按照GB/T 19586-2008第8章要求
|
未标注质量等级
|
6
|
芒果粒酱
|
麦美特
|
1.2kg/包
|
2013-12-04
|
广州麦美特食品有限公司
|
广州市番禺区石基镇文桥路文边村段6号
|
标签
|
按照Q/MMT 0001 S-2013和GB 7718-2011的要求。
|
不符合,标识中标注的产品标准号已过期。
|
7
|
榄角制品
|
竹园牌
|
500g/袋
|
2013-12-02
|
广州市萝岗区镇龙竹园农副厂
|
广州市萝岗区镇龙竹园村
|
标签
|
按GB 7718-2011标准要求
|
标注的产品标准号“Q/ZLZY1”已被“Q/ZLZY 0001S-2011”代替
|
8
|
柳橙浓浆(果酱)
|
喜上鲜
|
1.5L/瓶
|
2014-01-06
|
广州市白云区华喜食品厂
|
广州市白云区龙归夏良路赤角街13号
|
标签
|
按GB/T 22474-2008第8章要求
|
① 执行标准GB/T 22474-2008与产品的食用方法、配料表不符。② QS证号与产品实际属性不符。
|
9
|
草莓果酱
|
夺购
|
1kg/瓶
|
2014-01-03
|
广州市白云区味鲜食品厂
|
广州市白云区人和镇大巷南路二社工业园
|
标签
|
按GB/T 22474-2008第8章和GB 7718标准要求
|
不符合GB 7718-2011第
4.1.3.1.2条款要求。
|
食品安全知识:
1、脱氢乙酸
国家标准不允许在果酱中使用脱氢乙酸,脱氢乙酸及其钠盐能迅速而完全地被人体组织所吸收,进入人体后即分散于血浆和许多的器官中,有抑制体内多种氧化酶的作用。
2、苯甲酸或苯甲酸钠
一般情况下,苯甲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过量食入苯甲酸会引起腹泻、肚痛、心跳快等症状,长期使用可能引起肝肾脏的慢性损害。
3、水分
水分超标,很容易引起产品发霉变质,使实际保质期缩短。不合格原因可能是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工艺不过关,或包装不及时,或是包装不紧密造成产品吸潮。
4、标签
食品标签是消费者了解产品最直接的工具。食品标签标注的内容不规范、不完善,会误导消费者。
5、净含量
净含量单位负偏差超标说明产品存在净含量不足的问题。净含量不足可能是企业未对该项目进行出厂检验,也可能是企业故意偷工减料。
消费建议:
1、选品牌。果脯蜜饯产品质量市场上良莠不齐,消费者最好到大型超市、商场购买知名企业生产的产品,但一般不要购买色泽特别鲜艳的产品,最好不要购买裸露的产品。
2、看产品外包装标识标注是否齐全。包装上必须标明:名称、配料表、净含量、制造者或经销者的名称和地址、生产日期、保质期或/保存期、产品标准号、贮存方式等。
3、闻气味,辨外观。打开包装后产品应无异味,各类产品应有其独特的香味(包括味道与香气);产品应无外来杂质,如砂粒、发丝等。观察产品组织结构和形态,产品组织结构往往能反映产品的内在品质,通常包括肉质细腻程度、糖份分布渗透均匀程度、颗粒饱满程度;而产品形态(外观)通常包括形状、大小、长短、厚薄是否基本一致、产品表面附着糖霜是否均匀、有无皱缩残损、破裂和其它表面缺陷、颗粒表面干湿程度是否基本一致。
4、区分消费群体,选择不同产品。因果脯通常含糖量较高,可高达70%,对于糖尿病患者等人群,最好选择那些以功能性甜味剂代替蔗糖的低糖果脯蜜饯产品。另外,有的产品含有较高盐分,有的产品含有大量甜味剂、防腐剂和色素等添加剂,儿童食用这些产品时要注意标签有所选择,建议适量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