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施策,实现重点监管、信用监管、综合监管、智慧监管系列“组合拳”协同发力,有效提升监管效能,减轻企业负担。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首创专项整治事前统筹机制,开发了专项整治事前统筹功能。该机制将各业务条线牵头实施、上级部署、其他部门安排的专项整治工作的名称、起止时间、检查事项、依据等录入系统,由系统按照时间顺序,将相关检查对象、检查内容等进行自动比对,生成每项专项整治涉及的重复经营主体明细,以及某一经营主体涉及的专项整治明细。
该机制可方便基层监管人员科学安排对某一检查对象实行“综合查一次”,或灵活运用某一检查对象近期已开展检查的结果。既在规范涉企行为中,使监管人员做到依法履责、提高效能,又在“瘦身”检查中,对经营主体“有求必应、无事不扰”。实施该机制后,减少重复检查5000余户次。
重庆市市场监管部门依托大数据资源,逐步形成“通用+特色”经营主体动态标注体系,为经营主体精准画像,为监管人员提供参考,实现精准监管。一是建成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平台,建立通用指标、专业指标、风险预警指标等模型,将企业按照信用风险由低到高进行ABCD标注,分别为96.96万户、17.64万户、6.26万户、0.95万户,并在“山城有信”应用中以色度区分,其结果运用到“双随机、一公开”监管中确定检查频次,也为监管人员实施差异化监管提供支持。二是完成学校及周边餐饮单位、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计量行业、网络交易平台、检验检测机构等重点经营主体的标注,监管人员直接调取相关经营主体实施检查。三是推行标签管理,完成适用“沙盒监管”的相关经营主体打标。目前已有40个区域划入“区域沙盒”,13.7万户经营主体纳入“信用沙盒”,方便监管人员开展包容审慎监管。四是完成除名标注、特别标注,以及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标注,推动监管人员快速锁定监管重点,迅速作出后续处置,免去需确定检查对象的繁琐工作。
为实施综合监管促基层“一次查完”,重庆一方面形成行业主管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参与的长效监管机制,持续增强监管规范性、精准性、有效性和透明度。今年以来,该市市场监管领域共开展跨部门联合“双随机、一公开”任务828次,极大减轻了经营主体迎检负担。另一方面,探索跨部门综合监管改革,健全特种设备、食品、药品等行政部门协同监管机制,开展联合监管执法行动,积极达成“一次检查,全面体检”目标。同时,重庆借力数字市场监管建设,将电梯困人处置等事件纳入三级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监管,不断强化风险隐患跨部门、跨层级联合监测、综合研判、协同处置。
远程监管促进了基层“机器换人”。如今,重庆打造的“山城有信”非现场监管系统助力基层监管功能强大:可实现信用线上修复;向经营主体发送提示信息督促其主动年报,点对点发送风险预警提醒其合法经营,发送优惠政策打通政策直达“最后一公里”;对存在轻微违法行为的经营主体,直接发送书面函,要求其讲清问题、作出整改。此外,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将远程监管引入日常监管多个环节。比如,建设“零售药店风险预警平台”,通过在药店安装执业药师考勤AI智能识别系统,建立重点药品信息数据库;安装感知设备,监测药店冷藏区温湿度等,监管人员不到现场即可发现风险、防控风险,切实为基层监管人员“松绑”减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