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确定“十二五”工业发展五大目标
物联网等重要标准将加快制定
明年将采取五项措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据新华社电 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12月25日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透露,“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发展的核心任务是转型升级,具体包括5个任务和目标。明年我国还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采取5项措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该负责人说,“十二五”期间,工业发展要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推动由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由主要依赖传统生产要素向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和管理创新转变,由外延式粗放发展向内涵式集约发展转变,形成结构优化、布局合理、技术先进、清洁安全、产业链完善、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
5个任务和目标为:
一是在平稳较快增长的基础上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十二五”时期,工业增加值率和全员劳动生产率逐年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0%左右。
二是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取得实质性进展。力争“十二五”时期,产业结构更趋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比逐年上升,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
三是不断增强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十二五”时期,技术进步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重大技术装备和关键材料、零部件、元器件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有较大幅度提高。
四是促进绿色低碳、清洁安全发展。初步确定,力争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均降低16%左右,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左右,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提高到76%左右。
五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力争“十二五”时期,打造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进一步提高,区域产业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
据透露,2011年我国将发挥科技支撑引领作用,采取5项措施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生产性服务业。
这5项措施分别为:
一是发挥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支撑作用,协调用好相关资金,重点支持核心电子器件、高端芯片、基础软件、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智能制造装备、轨道交通装备、海洋工程装备等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支持生物医药、新型功能材料、新能源装备等核心技术研发,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运用和管理,支持企业组建产业联盟。
二是加快物联网、新能源汽车、三网融合、信息技术服务、云计算等重要标准制定。完善新能源汽车的企业和产品准入标准。
三是确定一批重大应用示范项目,鼓励商业化模式创新。加大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推进力度。做好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扩大示范推广。
四是协调加大财政、税收、投融资政策支持,发布重点新材料产品目录,继续抓好重大技术装备料件进口税收优惠等政策的落实,推动尽快出台新的支持软件和集成电路产业政策,推动建立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五是重点培育生产性服务业,鼓励工业企业分离发展服务业务,培育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积极发展软件服务、工业设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科技管理咨询等新兴业态。
该负责人表示,将通过以上措施,培育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中国质量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