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中国质量信用评价中心 承办:北京中质信信用评价中心 你好,欢迎来到中国质量信用网! [登录] [注册]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新闻中心 企业服务 政策法规 信用评价 质监公告 在线申报 联系我们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  收款户名变更通知!     [2016-4-21]      •  热烈祝贺本网成功改版后正式使用     [2016-3-1]      •  关于本中心名称变更的通告!     [2016-3-1]      •  关于开展“AAA级信用企业”信用评级的通知     [2021-1-2]      •  创新专利培训通知     [2011-9-19]     
首页 > 新闻资讯 > 质检要闻
西南化工研究院一成果填补国内外技术空白
[更新:2010-8-6] [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

据新华社电  8月3日从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获悉,由该院开发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低质煤层气非贵金属耐硫脱氧催化剂与工艺”技术成果,已通过四川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鉴定。专家认为,该组合技术突破了煤层气安全利用的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外煤层气催化脱氧技术的空白,对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降低和避免煤矿瓦斯事故的发生、促进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化和缓解我国天然气短缺具有重要意义。

    据西南化工研究设计院高工周正明介绍,我国抽排的煤层气一般甲烷浓度为30%~80%,氧含量为3%~12%,并含有一定的硫化物。我国每年因采煤向大气排放的甲烷达200亿立方米以上(甲烷温室效应为二氧化碳的21~24倍),而利用率不足10%,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和环境压力。要实现煤层气安全有效利用,就必须先脱除其中的氧,再经脱水、脱碳、脱氮处理后制得压缩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或用作化工原料。因此,煤层气脱氧是实现煤层气综合利用产业化的关键。该技术成果主要有两大创新点:一是选用非贵金属耐硫耐高温催化剂、脱氧处理费用低。二是创造性地提出了简捷合理的多段脱氧流程,显著提高了脱氧处理能力,降低了能耗,并且安全环保。

    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教授级高工尹德胜预测,到2020年天然气在我国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将由目前的2.7%增长到10%以上,年消费量达到1600亿~2100亿立方米,其中51%可由国内气田开采供应、39%可由进口液化天然气保障、10%则有赖于未来煤层气的开采利用。《中国质量报》

【首页】  【返回】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     隐私声明     服务条款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合作加盟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1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2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客服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广东站

Copyright.(c) 2001-2020 www.china12365.com All .rights. Resened. 中国质量信用网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67088号-1
武汉网站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