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心护国门
——广东检验检疫局筑起阻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线
5月12日12时,刚从200多公里外分支检验检疫局赶回广州的广东检验检疫局局长、党组书记李延辉,专门抽出时间向本报采访组简要介绍说:“广东检验检疫局既抓好了‘防大疫、打大仗’的全面落实,也做好了打阻击战、持久战的各项准备。一旦需要,全局8000名干部职工招之即来,为保国家安全将全力以赴,在所不惜。”
启动预案 靠前指挥
墨西哥、美国刚刚暴发甲型H1N1流感疫情时,广东检验检疫局党组就感觉形势严峻,立即部署各职能部门和口岸一线严密把关,做好一切应急准备。在收到国家质检总局紧急公告后,该局党组连夜召开会议,紧急部署口岸防控,成立组织、明确分工、出台措施等,当即宣布启动防控甲型H1N1流感跨境传播应急预案。随后,其所属的34个分支检验检疫局和101个办事处同时响应,在54个海陆空一类口岸同时打响这场疫情阻击“战役”。
自4月26日起,该局局长李延辉等7名党组成员连续奔波在白云机场、天河火车站、南沙港口等重要口岸,身先士卒、靠前指挥,以此保障防控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5月6日至12日,广东检验检疫局由李延辉等局领导带队,又派出7个督导组分片前往各口岸一线召开会议,对34个分支局的疫情防控工作,按照从紧、从严、从细的高标准,进行了再部署、再落实和全面检查督导。
全员参与 守土有责
4月30日晚,广东检验检疫局2710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参加全国质检系统防控甲型H1N1流感疫情工作紧急视频会议,随后,该局党组又对各项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再落实。当夜,紧急印制的10万份新版“出入境人员健康申明卡”于拂晓前全部发放到口岸一线。
5月1日,在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同一区域不同场地内,广东检验检疫局、广州检验检疫局、机场检验检疫局及各职能处室领导、技术专家同时出现在国门一线;在同一场地不同范围中,利用航班间隙以小组为单位,组织学习国家质检总局、广东检验检疫局等相关文件,开展战前动员;在同一范围不同人员间,现场指挥、现场办公、要领传授、岗位培训等同步展开。
同时,由广东局召集,海事、边检、海关等部门参加的口岸联防联控协调会议紧急举行,联防联控、密切协作等沟通机制草拟出台,分头执行;同时,供国家质检总局远程指挥的白云机场入境旅客查验现场红外线热成像体温仪图像传输系统,经连夜施工安装,准时连通北京;同时,该局的组织指挥、后勤保障、信息宣传、实验室等部门高速运作,上传下达、药械调配、信息上报等工作整体推进。
10时30分,首架来自疫区的航班降临白云机场,“医学巡查-体温检测-卫生处理”三位一体防控体系全面运作,一时间,30多名卫生检疫人员发单递笔,逐个展开医学询问。当日,仅白云机场一地,共查验入境航班43架次、5369名入境旅客,并全部收取了“出入境健康申明卡”等。同时,落实了疫病出现国家和地区货机远机位定点停放,检疫人员首先登机,并将“体温检测关”前移至航空器内,对每一位机组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确保可能出现的疫情被控制在最小范围内。
5月2日,当确定接回滞留在墨西哥的中国公民和转运34名墨西哥公民回国的两件大事由广东承担后,广东检验检疫局在午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火速沟通、全面协调。
为了把好国门防线,广东检验检疫局从防控工作一开始,便抽调近百名卫生防疫专业人员,火速充实到各重点一类口岸参与检疫工作。随着与日俱增的工作量和防控措施的不断加强,该局从5月8开始,首先在天河口岸试行接受45名地方医科大学志愿者参与疫情防控辅助工作,大大缓解口岸一线检疫查验力量不足等难题。
密切联手 众志成城
“大疫情需要大协调,大协调形成大防范。营造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和口岸执法保障单位紧密联手的和谐氛围,是保证这次阻击战成功取胜的关键。”按照李延辉提出的工作思路,该局党组成员带领各职能部门分头同进,与地方政府、卫生、口岸办、海关、边检、海事、机场、车站、港口、外事等各部门全方位沟通协调,确保国家质检总局、广东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和各项措施不走样、不延时。自5月1日起,一个以广东检验检疫局为牵头单位的口岸联席会议机制建立运行。
连日来,广东检验检疫局上至局领导,下至普通检验检疫人员,坚持做到守土有责,众志成城,以“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奉献”的大无畏英雄气魄,忠于职守,不负众望,在国门口岸筑起了一道阻击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防线。 (广东记者站 口岸行第一采访组)《中国国门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