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为了提高全社会的节能减排意识,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从今年4月份开始,正式启动了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按照该工程计划,在“十一五”期间,将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推广高效照明产品1.5亿只,第一批5000万只已按不同份额分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拟于今年10月底完成推广。然而,工程推广至今,效果并不是很理想,在一些地方不同程度地遭到冷遇。比如在江西,针对大宗用户的100万只节能灯,推广了3个月却只完成了10万只左右,照此情形到10月底根本完不成任务。
【评点】在国家实施“高效照明产品推广工程”之前,节能灯产品一直面临“叫好不叫座”的困境。有人把原因归结为节能灯价格高而质量又难以保障。可是现在,国家通过财政补贴的方式,对工矿企业、医院、学校等大宗用户给予30%的财政补贴,对城乡居民用户给予50%的补贴,这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价格障碍。而参与推广工程的节能灯供应商要么是行业龙头企业,要么是获“国家节能贡献奖”的企业,产品质量也没得说。可为什么仍有许多人排斥这项民心工程,将几乎是半买半送的节能灯产品拒之门外呢?
许多参与工程推广的照明产品公司都有这样的遭遇:到小区推广时,物业公司以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为由,不允许在小区内摆摊设点,有的物业公司甚至每天要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一些居民也对高效照明工程持怀疑态度,虽然灯上印有“政府补贴,绿照工程”的字样,可小区居民抵触心理很强,认为企业“打着政府的旗号”搞促销、骗钱;买灯时要求居民填写姓名、家庭住址、身份证号等,有些居民对此很排斥。
对大宗用户推广遇到的问题更棘手:一方面,在一些政府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中,电费等所有能耗可以入账,而改用节能灯却往往无法通过财务预算,这种老规矩束缚住了不少单位抓节能的手脚,也使节能灯的推广遇上了阻力;另一方面,许多大宗用户单位办事效率低下,推广企业卖几只灯要经过许多烦琐的手续,“要找很多的人,最后还得找相关的领导出面协调才能解决”。除此之外,据业内人士透露,由于推广节能灯产品是一种具有政府导向性质的行为,购买单位(的采购人员)拿不到回扣,这也直接影响了这些单位的购买积极性。
事实上,上述推广难问题均可归结为两点:一是绿色照明工程的宣传工作没有做到位,民心工程尚未真正深入民心;二是有的推广措施不得力,方法不当。同是推广工作,山西、北京等这些省市就做得十分成功。为什么?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相关部门在推广之前和推广过程中,不仅注重加大绿色照明工程的宣传力度,让普通百姓和大宗用户知晓节能灯的好处,而且还注重采取灵活合理的推广措施和方法,通过政策的、经济的、技术的等多种手段,同时做好节能灯企业和接受单位(个人)两方面的工作,以使推广工作畅通无阻。
当然,政府部门最务实的工作,还是要权衡成本,拿出补贴的力度来。如山西免费给居民发放,北京居民一块钱就能买到高档节能灯,这样做显示的不是它们的财力和勇气,而是政府部门的责任心。《中国质量报》 |
|